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不论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还是老百姓生活极大改善,都和我国经济结构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分不开。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认为——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从宏观角度全面认识这些变化?借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分析报告《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就》,我们可以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初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沧桑巨变及其深远意义。
“农业基础薄弱,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是评价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常用的话,如今这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我国产业结构渐趋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方向发展。
1979年至1997年,在我国GDP迅速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1.9%和10.6%,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
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为1997年的49.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为1997年的26.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17.3%上升到23.7%。
产业结构间的这种变化是可喜的:基本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正常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985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进程有所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三产业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
此外,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虽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增强,但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并不同步。这既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说明第三产业效益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内部,突破了“种植业独撑天下”的局面,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1978年,农业占80%,林、牧、渔业分别占3.4%、15%和1.6%;而到1997年,农业下降到56%,林、牧、渔业分别占3.4%、31.5%和9.1%。
工业内部,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需要,轻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43.1%逐步上升,80年代轻重工业比重“平分秋色”。接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9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工业重新较快发展,1995年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是47.3%和52.7%,近年来二者比重渐趋均衡。
第三产业改变了量小、单一的格局:1997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033亿元,是1978年的28倍;产业内部由改革初期的以交通运输、商业为主,逐步发展为贸易餐饮、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房地产等行业并举的格局。
上述变化的结果同样喜人:农业方面,不仅农产品供给丰富,而且农村多种经营成效显著,牧渔业比重有较大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初步测算,在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中,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在内的公有制经济占75.8%,实现56676亿元,而在1978年该比重达99.1%。如今,在铁路、民航、邮电通信、城市水电煤气等基础产业部门,在科研、教育、国防、金融、保险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同时扩展到贸易、餐饮、农林牧渔、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许多领域。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产业结构“纠偏”与合理化过程已基本结束,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任务;所有制结构正逐渐向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发展。